新闻中心

医患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神经症 -> 疑难杂症 -> 详细信息

疑难杂症

从黄毅清事件看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1日  点击数:

从黄毅清事件看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

文/李颖

“终于进去了!”相信大部分网友看到知名“娱乐圈打手”黄毅清因吸毒贩毒被抓都会有这样的感慨。曾几何时,黄毅清不断在微博上针对娱乐圈新闻进行胡乱点评,还以为他真的是正义感爆棚,现在证明有可能是吸毒带来的幻觉和狂躁。

在他微博的字里行间也经常出现“吸毒”的字眼,不过通通是指责其他演艺界明星的。而当别人以此来怀疑他时,黄毅清就叫嚣着“如果我真的吸毒了,你叫警察来抓我啊!”这类的话语,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百分百没有吸毒。

广大网友在大呼“打脸”之后纷纷疑惑起来,黄毅清不仅吸毒,甚至还参与了更加严重的贩毒案件,那他为什么要在公众平台上反复强调他人吸毒而撇清自己的关系呢?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他就不怕被拆穿之后贻笑大方吗?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看似无关的人——刘鑫,这个因为江歌案被卷入舆论中心的女留学生。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早已经不再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但相信一旦提起这个名字,大家都会想起她不断逃避、否认的态度。

为什么黄毅清和刘鑫都会选择这样可笑的手法来维护自己呢?

其实在心理学范畴内,这些令人觉得可笑的行为都是有着合理的解释,但由于黄毅清和刘鑫的发言实在太过于荒谬,这些言论就被成倍放大,才让人看了生厌。

每个人心里面都会有一道心理防御墙,这道墙非常非常的坚固。利是:能保护好自己的自尊心,不让自己的心理崩溃,弊是:让人无法理性的对待问题,无法做出最好的决定,更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激烈冲突。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观念”,这个观念有时后早已伴随了自己10多年甚至20几年,简单地说:人会认为这样应对是对的,自己觉得舒服的,自己能承受的。就算是重客观理性的利害分析后,事实告诉自己这样应对不正确时,甚至是弊大于利时,人们都不会对此动摇,还会为自己的行为,围绕“自己的观念”来进行辩护,弗洛伊德把其称为心理防御。

黄毅清是一个极其自恋的人。当因为前妻黄奕的控诉被推到镜头前,怎样才能维护他作为富二代的尊严呢?只能使用“否认”这一防御机制才能让自己的逻辑自洽。即他们会把对自己的自恋形成破坏的信息彻底否决,似乎只要否决了这些客观事实就不存在了一样。面对他人的质疑和嘲讽也像听到空气一般直接忽略。

这是最没技术含量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就是矢口否认与合理化自身行为,甚至于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毫不相关的人身上。这又可以引申到另一种防御机制——投射。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是个体的自我与超我对抗时,为减轻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黄毅清在微博上胡乱指责他人吸毒,其心理根源就是在于他想把别人当成自己吸毒的“替罪羔羊”,而逃避自己本该面对的责任。我们常说的“五十步笑百步”就是投射的经典表现。虽然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能暂时保护个体的内心安宁,但长期沉浸于其中,会影响个体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力,黄毅清的入狱就是典型的例子。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如何避免这些防御机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呢?面对否认和投射的心理防御机制,我们需要及时觉察自己的心理状态,避免负向转移的产生和延续,在感受自己的同时放弃盲目的投射和否认,勇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文章出处,谢谢!


  •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1日
相关疑难杂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全站搜索 ┆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心理咨询门户网站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电话: 021-22816449  网址:www.soulgarden.cn

地址:徐汇区宛平南路470号(恒安阁)202室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905948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