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颖
5月27日,南昌红谷滩杀人案在微博上持续发酵,话题参与讨论人数逾千万。
这样的新闻,不禁让人百感交集:有同情——每个受害者都有亲人、朋友,如你我一样,就这样被莫名其妙地杀害了;有愤怒——古今中外,抽刀向无辜者的都让人愤恨不已;也会有困惑——这些伤人者是不是所谓的反社会人格?
首先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在《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中给出的一个数字——在美国,反社会人格比例是4%。4%是什么概念?一个百人微信群,里面就潜伏着4个;一个班50个人,就分配到2个指标。换言之,每个普通人终其一生,一定会遇到反社会人格。
那么反社会人格到底是什么呢?
关键的还不是他们的行为,而是他们的一个共性——没有愧疚和后悔的情感,进一步说,没有“良知”(CONSCIENCE)。
举个例子,杀人犯有很多种。很多案犯激情杀人,但之后会后悔、会自首,哪怕逃脱在外,会害怕恐惧,看到受害者的孩子遗孀会有内疚。但是具有反社会人格的杀手就不会有这样的情感。
反社会人格的人,体会不到高级的情感。相关学者做过一个实验,对实验对象脑部扫描,普通人在听到“爱”“责任”这些词时候,大脑中亮的区域和听到“铅笔”“橡皮”时是不同的。但对反社会人格,大脑中处理“爱”的区域,和处理“窗帘”的区域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他们根本没有“爱”“共情”“道德”“良心发现”这些功能。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早期经历对人格扭曲的发生同样重要。家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是其观察世界的窗口。如果儿时受到虐待或者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便有可能认为 “社会就是如此”,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为达成目标,会不择手段。
美国进行过两次全国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总体患病率约为3.5%,男性较高,达到5.5%,女性只有1.9%。可能是因为奉行集体主义,个体离不开社区支持、行为不端更容易被识别和矫正,亚洲地区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病率,比美国低很多。
遗憾的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症状很难解除(不再出现反社会行为),部分缓解的比例也不高,约一半患者会一辈子反社会。
他们纵使不犯罪,也会给身边的人带去无穷的痛苦。有没有办法识别他们呢?
玛莎·斯托特在《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只有一个策略可用,靠这一个策略就够了——看他有没有装可怜。
反社会人格者大脑功能不正常,一切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场游戏,只有输赢、没有情感。这就使得,一方面,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我没有做错什么”;另一方面,同情之心,人皆有之,甚至可以说,同情心是社会存在及延续的关键。对于那些特别在意输赢的人来说,利用别人的同情心,是一种高收益的作弊方式。
这就是反社会人格者,一群潜伏的恶魔。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次反社会性行为,可能是因为冲动,如果长期如此、不思悔改、甚至用同情心操纵他人,便需要警惕了。远离他们,是对自己负责。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文章出处,谢谢!
中国心理咨询门户网站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电话: 021-22816449 网址:www.soulgarden.cn地址:徐汇区宛平南路470号(恒安阁)202室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905948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