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颖
说起感恩节,让人不由得联想起让人垂涎欲滴的烤火鸡和南瓜馅饼。不过,感恩节可不只为了吃,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在这一天,每家的家庭成员力争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颇有种我们欢度“中秋节”的感觉。
距离最早开始庆祝感恩节已近400年,为何感恩能被当做纪念日流传下来?感恩能让生活更美好吗?来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感恩,能让我们越来越幸福!
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心理学家杜雷思沃密教授证实,感恩心理,不论是对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的感恩,还是对上苍、大自然、社会甚至陌生人的感恩,也不论是用说的、写的,或者默默的、自言自语的等方式,感恩可明显有助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尤其能减轻抑郁症状。
因感恩心理而产生的感激、满足、愉悦等积极心情,都可以促进脑部加速释放出包括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内的让人“愉悦”的化学物质,让人感到快乐。大脑同时还会加大量地分泌一种激素——催产素。催产素有放松神经系统作用,能缓解焦虑、紧张、沮丧等心理压力,进一步使感恩者长时间地保持心境平和。而这种积极心态,不仅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还能刺激病体更快康复。
对成人如此,那对儿童呢?
纽约州的心理教育专家马斯特经过长达20年的相关跟踪调查后,还指出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会感恩,其睡眠情况、心理状态和整体发育水平等,都比从不感恩的同龄孩子更好,较少出现抑郁、焦躁等负面心理,也很少参与殴斗等暴力行为,他们的朋友会比较多,长大成人后婚姻也相对更为幸福、稳定,对生活满足感较为长久,更能跟社会和谐相处。
对健康人群如此,那对神经类疾病的帮助呢?
加州大学研究者则指出,感恩可促进孤独症患者与他人或社会的积极联系,还可使得更多的缺乏社交技巧的人缓解孤独的压力。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对100余名罹患不同程度抑郁症的大学生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每天坚持10分钟发自内心的“有效感恩”者,其抑郁症状会明显减轻,康复时间也有所缩短。
作为积极心理学24种积极人格特质之一的“感恩”,与人们的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懂得感激的人经常能够感到幸福,而不懂得感恩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体会幸福的。
感恩不是表浅的感谢,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负面情绪和我们的需要以及渴望。在我们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或事情发展并未如我们想象的时候帮助我们释怀并走出阴影;感恩还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具高度,也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认清我们已拥有的一切,并投入的爱和享受。科学研究表明,感恩是最强的幸福“促进剂”。
心理学中最常用的感恩策略主要有两种:细数恩惠,感恩拜访。
细数恩惠(counting blessing),即细数生命中值得感激的人或事物,并把它们列举记录下来。国外研究者运用此方法对成年人进行了感恩干预实验:把被试随机分配到三种情境之下:感恩情境、烦恼情境和事件情境。“感恩情境”要求被试列出过去一周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五件事,而“烦恼情境”和“事件情境”则要求被试分别列出感到烦恼或对自己有影响的五件事。被试每周练习一次,共练习十周。结果表明,感恩情境组在感恩情绪体验、 生活满意度、未来预期、运动时间上都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生理症状则显著低于后两组。
感恩拜访(gratitude visit),即给施恩者写一封感谢信,并把它邮寄给施恩者或在施恩者面前阅读信件。“积极心理学之父”Seligman在一项感恩研究中,要求实验组被试在一个星期里写一封感谢信并邮寄给施惠者,对照组书写早期的回忆,干预后的立即测量和一个月后的测量均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报告的感恩和幸福感更多,抑郁更少。
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生命鲜活程度的标志,当我们越来越对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对拥有美好的事物习以为常,我们就在变得日益麻木不仁。我们不再能感觉的世界的和平、他人的支持和关爱、新鲜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对我们生命的意义。
学会感恩生活从用心和认真的体会我们“已拥有的”开始。“未得到的”也许有一天终会变成“已拥有的”,而若不懂得感恩和珍惜,“已拥有的”终有一天会变成“已失去的”。
中国心理咨询门户网站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电话: 021-22816449 网址:www.soulgarden.cn地址:徐汇区宛平南路470号(恒安阁)202室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905948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