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患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厌学专题 -> 详细信息

教师被砍26刀身亡:关心者的悲哀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8日  点击数:

教师被砍26刀身亡:关心者的悲哀

文/李颖

在江歌案和虐童案的层层刷屏之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条让人心惊肉跳的新闻:11月12日,47岁的中学班主任鲍方在办公室被刺26刀,行凶者是鲍方所带实验班的学生16岁的罗军。

受害者与其女儿

原因仅仅是因为在作业的布置上和老师有了分歧,就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将老师砍杀致死,实在太令人诧异了。

网上的评论大多集中在应试教育的弊端,或是学习压力过大上。我却不敢苟同。为什么?因为这已经不再是仅限于高中生的叛逆期行为,而是一个杀人犯的犯罪心理,这不是避重就轻到性格缺陷就可以说明问题的。这个罗军,完全符合反社会型人格的特征。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是一种犯罪型人格障碍,其特征行为是以冲动和不负责任的方式,有时是敌意和严重暴力显露内心冲突。他们对挫折的耐受力很差。常不能预计自己的反社会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丝毫没有不道德或罪恶感。

案发现场

罗军的行为如下:

1.随身携带管制刀具去学校。

2.在课桌上用刀刻“杀”字。

3.与老师发生口角后持刀走进办公室捅死老师。

4.捅死老师后返回教室告知其女儿“我把你爸杀了”。

5.再次返回办公室继续捅老师。

6.跳楼自杀未遂。

列举下来,不寒而栗。

可以说是完全有计划,思考已久。我完全无法相信这只是一个叛逆期少年在教育压力下的冲动过激行为,也无法理解杀人后还要告知被害人女儿是什么样的心理,更无法想象他返回补刀是出于多大的仇恨。

大部分人听到反社会人格的时候,第一时间会联想起无差别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但这个16岁的少年显然不属于这一行列,而是通过伤害关注自己的人来进行情感的宣泄。

鲍方老师对罗军关爱有加,将他安排到中间靠前的位置,还为他申请了助学金,鼓励他认真学习。

这些举动虽是好心,但也害了自己。对于一颗封闭压抑而狂躁的心而言,全世界都是麻木不仁的,唯有最关注、最靠近的那个人会激起情感上的波澜与对自身存在感的满足,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感情上的依赖,积极的一面是关心者能触动其内心从而有机会去改变,而消极的一面就是情感世界荒芜的被关心者会对这种内心的联动关系产生依赖从而主动去挑起矛盾获得情感上反馈与满足。

即便作为心理正常的普通人,我们也能发觉自己在最亲近的人前下意识中那种毫无来由、抑制不住的放肆。

罗军正是用这种极端行为激起社会舆论关注来满足内心极度的空虚。

有一个关注自己的人,这是当事人的幸运,却可能是关心者的悲剧。因为在外界环境恶化时,这种生活上的靠近与情感、情绪上的联动反而会让主动关心的人成为心理压抑者所有负面情绪的宣泄口,最后如果没有足够的理性压制,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受害者鲍老师对罗军密切的关注、主动的关心与严格的要求让后者产生了畏惧、依赖以及叛逆的复杂心理,最后同学眼里老实的罗军在理性无法抑制的冲动状态下就把这位最靠近他内心的鲍老师当成了所有压抑情绪的宣泄口。

我只能说人性太过复杂,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克制住人性中那些坏的本能吧。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文章出处,谢谢!

  •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8日
相关青少年专题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全站搜索 ┆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心理咨询门户网站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电话: 021-22816449  网址:www.soulgarden.cn

地址:徐汇区宛平南路470号(恒安阁)202室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905948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99号